NEWS
新聞中心
24
2020
-
10
從蘇州到天府,學而思,思而行,行而悟 ——記明遠電力“分布式能源”學習分享
2020-10-24 11:10:00.000
八百三十年前,南宋詩人楊萬里隨口吟出“吳中好處是蘇州,卻為王程得勝游”,慶幸自己因“公事”而得以游賞蘇州盛景。
而在八百三十年后的2020年9月26日,由明遠總經理張軍帶隊,十余名明遠人風塵仆仆趕至蘇州。他們此行亦是“公事”——參加為期三天的“分布式能源規(guī)劃員(綜合能源服務方向)培訓”。
在蘇州,他們于達者良師的講授中開茅塞、得新知,于同行益友的分享中除狹隘、養(yǎng)性靈,于結伴觀訪示范性工程中增學問、廣識見。
三日畢,他們自東而歸,帶著各自的學習理解,返回到工作崗位。將所學融入工作,將思考實踐于工作,通過行動驗證思考。經過近一個月的“學—思—行—悟”閉環(huán)學習后,他們相約再聚首,進行有關于“分布式能源”的學習分享,以便互通心得,互證新知。
直抒己見,暢所欲言
10月23日,明遠總經理張軍等十余名明遠人聚集一堂,各自闡述對“分布式能源”的理解,分析公司面臨的發(fā)展機遇。
“認知決定了戰(zhàn)略高度,轉型綜合能源公司都應加強對行業(yè)、技術和客戶的理解和認知。”
在分享會上,明遠總經理張軍首先發(fā)言,他詳略有當的透析了綜合能源服務的行業(yè)發(fā)展現狀,講解了綜合能源服務的模式、路徑、發(fā)展前景及目前面臨的困難。
最后還結合明遠的實際,在“人才儲備、生態(tài)建設、轉型定位、實施步驟、項目策劃”等五個方面,提出了明遠轉型發(fā)展的思路。
圖:明遠總經理張軍做分享
“結合國家戰(zhàn)略及能源改革方向,綜合能源業(yè)務方向分為兩大領域,偏向能源系統供給側的綜合能源建設,圍繞客戶需求側的綜合能源服務。”
作為一名老電力人,市場服務中心主任張先均的分享,是從電力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沿革開始。他言簡意賅的闡述了電力行業(yè)的過去,綜合能源服務現狀和未來發(fā)展趨勢。
結合明遠實際情況,他提出了明遠可參與“售電、能源運營、負荷管理、能效服務、智慧運維等領域。”通過工程建設及服務并行的策略,打造長久利益,實現企業(yè)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圖:張先均做分享
“任何綜合能源服務都是圍繞“電”進行,清潔能源的出路是電,電的出路是綜合能源!”
雖然是通過視頻進行的遠程線上分享,但會場的所有人,都記住了兩河口項目常務副經理吳鴻健的這句斬釘截鐵之語。吳鴻健認為電是綜合能源服務的核心,他相信“有綜合能源的地方就有電,有電就必須有配套服務保障,需要保障就一定會有運維服務的存在。”
緊接著吳鴻健做分享的,是同樣采取線上方式的白偉明和高小濱。他們結合自身實踐,分別提出了“綜合能源服務發(fā)展需要儲備能源管理、能源技術、能源經濟、能源市場這個四方面的人才”,“提前布局微網客戶,由專業(yè)的人員設施、規(guī)范的服務流程、切實的服務內容、合理的收費標準,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建模,將設備資產、電網的管理信息化。”
“產品+方法+服務”,為現有客戶及潛在客戶帶來價值。”
經營主任涂家駒,從需求側的“電力系統+通信+互聯網模式”和供給側的“EPC建設+產品銷售模式”兩方面發(fā),詳細闡述了自己的“產品+方法+服務”總思路。
最后還結合四川的光能分布,探討了在天府生物城和簡州新城項目中利用“風光互儲”,實現儲能發(fā)電的可能性。
圖:涂家駒做分享
余音回繞,思想起舞
個人分享結束后,與會眾人依舊興致高昂,熱絡的交流著各自的想法。
在不斷地分享與討論中,新的見解、新的點子、新的思想,源源不斷地迸發(fā)。
有人提出“綜合能源服務,要注重全周期建設+運維”,有人認為“轉型轉彎需要慎重,在現行基礎上微創(chuàng)新”,還有提出“培訓客戶,開發(fā)客戶需求”的新思路。
分享、討論,就是這種思想的碰撞,才能迸發(fā)出思考的巨大力量,激發(fā)出更廣闊的思緒。
正如莊周曾經的感慨: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無涯,以有涯而隨無涯,殆矣。”
行業(yè)前沿也罷,專業(yè)理論也罷,學習是沒有盡頭與邊界的。我們學習,更多時候是渴望更多的交流,是渴望更多人與我們共同前行。
畢竟對企業(yè),也對我們每個人而言:
交流和學習,這本身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。
相關新聞
水光相匯 綠能澎湃 | 明遠電力助力全球最大、海拔最高水光互補電站并網發(fā)電
2023-06-30
2024-12-20
2024-12-20
明遠電力總工程師楊春海赴鹽亭項目檢查并開展“三算四驗五禁止”培訓
2024-05-24